模糊美学视角下的《英译元曲200首》研究

模糊美学视角下的《英译元曲200首》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3-01-22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1894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偏重体之势,宋词注重律之美,元曲追求韵之致,成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作为元代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元曲虽在数量上不及唐诗渊薮,格律上不如宋词严格,但其独特的体裁和艺术成就却足以与两者相媲美鼎足而三,可见元曲之美有其独到的魅力。诗歌美感的传递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相较于唐诗、宋词的英译,元曲英译历来被视作“难中之难”,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元曲不可译”。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对于我国文化的外向传播意义重大,因而元曲的翻译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模糊美学理论,以《英译元曲200首》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译者在翻译时结构形式、韵律、意象、意境等方面的传达和保真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英译本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旨在对译本的形成过程和模糊美感的再现进行描述和详细分析,进而探讨模糊美学理论在元曲和英译本中的审美再现,并借助相关文献资料对周方珠教授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最终得出元曲英译在原作模糊美传达上的一些规律,以期有更多的学者把起步相对较晚的模糊美学理论推而广之,进一步丰富翻译学的内涵,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从模糊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元曲英译,在《英译元曲200首》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模糊美学与翻译学的关联,并在厘定其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元曲英译模糊美传达的规律,找到中西文化在元曲翻译上殊途同归的关联点与突破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古诗词英译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多。然而,以模糊美学为理论基础对元曲或元曲英译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可谓凤毛麟角。本文的创新之处即是从模糊美学理论出发研究元曲英译。首先,本文陈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目,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本框架。其次,文章综述了元曲研究及元曲英译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简要介绍周方珠教授在元曲英译方面的贡献并重点指出周教授的力作与模糊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本章节的尾部简要叙述了模糊美学理论对元曲英译的指导意义,从而而引入文章的理论框架。再次,文章简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理论框架——模糊美学理论。本章在分析模糊美特征的基础上,辅之以元曲英译之实例,分析模糊美学理论与元曲英译的关联点,促使二者共同致力于元曲的国际化。然后,本文着重分析并探讨周教授译作在模糊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的再现。首先分析了元曲英译中模糊美学的独特价值,接着探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美感的可能性因素,进而具体分析模糊美感在周教授作品中的再现与保留。通过这一视角探讨元曲英译,最后得出相关的翻译策略,以帮助学者对译本有更好的解读。最后总结全文,指出本文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些许可行的建议。基于模糊美学理论,以周方珠教授的《英译元曲200首》为个案研究,本文作者认为模糊美学对于古典著作的英译,尤其是元曲英译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周教授的翻译策略更是应为学者们所珍视并付诸实践。
【作者】袁晶;
【导师】张明;
【作者基本信息】安徽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
【关键词】模糊美学;《英译元曲200首》;形式;韵律;意象;意境;

【参考文献】
[1]张大鹏.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D].郑州大学,外科学,2013,硕士.
[2]肖小欢.人脸检测算法及其FPGA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硕士.
[3]杨继禹.传感器网络信息隐藏安全性加强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硕士.
[4]李宏伟,王九拴,邵林海,丁清香,李云子.油气检测技术在三湖浅层生物气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05:770-775+673+854.
[5]姜凯.基于门限处理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6]罗小薇.汉语印尼语电视食品广告词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7]许熙国.氧化应激在亚砷酸钠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适应性反应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卫生毒理学,2014,硕士.
[8]李月.龙应台亲情散文研究[D].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硕士.
[9]冀敏.《左传》、《国语》中“歌”、“谣”、“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2,硕士.
[10]强弘.基于P2P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教师机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金融信息化,2013,硕士.
[11]张洁汝.幼儿教师职业法律素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14,硕士.
[12]钱婷.基于FF现场总线的二级能源计量监测系统[D].浙江工业大学,控制工程,2012,硕士.
[13]闫华.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婚姻质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012,硕士.
[14]纪环.四周LoHi对大学生运动员左心室功能及血浆ANP和ET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2013,硕士.
[15]梅开行.永磁体预偏磁电感器的优化设计[D].南昌航空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3,硕士.
[16]黄芳婷.多粒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受控组装[D].扬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2011,硕士.
[17]刘滔.酸沉降下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元素动态及其响应机制[D].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2013,硕士.
[18]张鹏,刘波,曹志远,那振喆,史磊.对转压气机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4,11:2570-2578.
[19]朱晓妍.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04,硕士.
[20]李珂.产业集群理论与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2004,硕士.
[21]姜卓男.颈椎病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硕士.
[22]蔡铭.宜昌魔芋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3,硕士.
[23]李雨根.高血糖对大鼠精囊的影响:形态定量研究[D].川北医学院,外科学,2014,硕士.
[24]申海根,赵金龙,李建国,曹战钊,张玲芝.液相色谱法分析焦油含萘实验研究[J].河南冶金.2008(02)
[25]车驾雄,林亚胜.PHS系统动态频率自动指配仿真与干扰分析[J].电信网技术.2005(10)
[26]唐丽江.核苷类新药美他卡韦对妊娠大鼠的生殖毒性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兽医,2012,硕士.
[27]李开伟.我国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28]刘建成,蒋新华,吴今培.TSK模糊模型的协同进化学习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5,04:439-443.
[29]廖怀庆,刘东,黄玉辉,陈羽,柳劲松.基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智能电网兼容性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2:15-19.
[30]毛梦佳.内斜视术后继发性外斜视的原因与手术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3,硕士.
[31]张引.探地雷达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0,硕士.
[32]周芬.基于顾客需求分类重组的服务族规划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3]曹若楠.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提高HSK成绩的研究[D].安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4,硕士.
[34]李栋.车位管理系统WEB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5]孔二虎.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36]曹栋梁.三苯胺—氰基类荧光分子的合成及研究[D].西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4,硕士.
[37]闫婷婷.晚清四川州县官群体研究[D].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14,硕士.
[38]李莉.美国黑人文化的折射镜[D].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4,硕士.
[39]刘莹莹.骨桥蛋白促进肝干细胞/肝前体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肿瘤学,2013,硕士.
[40]刘金.英语拼缀词的认知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41]蔡蓓.反倾销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2004,硕士.
[42]叶锡勇.“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对12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干预作用及预后分析[D].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硕士.
[43]盛万兴,史常凯,孙军平,张波,仉天舒.智能用电中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23:1-7.
[44]刘小燕,万腾腾.1990-2001年中国古代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04:117-121.
[45]王仕珏.无背索斜拉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可靠度研究[D].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013,硕士.
[46]周竹生,周熙襄.宽带约束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05:523-536+646.
[47]苏佳.试论网络语言在说写教学中的合理疏导[D].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3,硕士.
[48]王震.房地产信托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2014,硕士.
[49]朱墨.非圆齿轮参数化设计及自动编程系统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50]刘伟杰,张以杰.模糊函数模型辨识的引导点方法[J].自动化学报,1993,03:379-380.

相关推荐
更多